宋庄公

春秋时期宋国第十六任国君
宋庄公(?—公元前692年)是春秋时期宋国的第十六任国君,宋穆公之子,宋武公之孙。[1][2]
宋武公十八年(公元前748年)其祖父去世,伯父宋宣公继位。宋宣公十九年(公元前729年),宣公传位给父亲宋穆公。宋穆公九年(公元前720年),病重的穆公让公子冯去郑国,之后与夷继位为宋殇公,公子冯逃至郑国。宋殇公十年(公元前710年),太宰华督弑杀宋殇公,从郑国迎回公子冯拥立为宋庄公,华督送郜国大鼎给鲁桓公等多国,成为国相。宋庄公九年(公元前701年)春,他与齐、卫、郑在恶曹会盟,夏,郑庄公去世,因郑昭公弟弟公子突母亲是宋国雍氏之女且雍氏受宠,宋庄公威胁祭仲立公子突,公子突继位为郑厉公,郑昭公逃亡。宋庄公十年(公元前700年)夏,他拒绝鲁桓公议和,鲁郑结盟攻宋。此后多年,他多次参与或主导对郑国的战争,或联合多国攻打,还曾联合卫国攻打邾国。宋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92年)十二月乙酉日去世,其子公子捷继位,即宋后愍公。[1][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宋庄公,子姓,宋氏,名冯,是宋穆公之子,继位前称公子冯。宋武公十八年(鲁惠公二十一年,公元前748年),公子冯的祖父宋武公去世,公子冯的伯父宋宣公继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