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1935年在南京创建的戏剧学校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原名:国立戏剧学校;简称:国立剧专),1935年创建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薛家巷妙相庵,是中国的第一所戏剧专科学校,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校长为余上沅。[1][2][3]1949年夏,学校与原华北大学艺校、东北鲁艺学院合并组成中央戏剧学院[4]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立戏剧学校迁至长沙[1]1938年4月,国立戏剧学校迁往重庆。1939年4月,国立戏剧学校迁至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5]1940年6月,学校正式改名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4]1945年6月,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迁回重庆。[2]1946年秋,学校迁回南京原址复课。[4]
从1939年起,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演出的剧目共241个,其中在江安上演了144个,主要有《反正》《皇军与美人》《求婚》《杀敌救国》《抗战三部曲》等。[4]该学校共办了14年,培养了戏剧人才1000余人,如导演谢晋凌子风,演员项坤、温锡莹等。[4]1985年9月,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江安)旧址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建立“国立剧专史料江安陈列馆”。1991年,四川省政府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江安)旧址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并对外开放。[6][a]

历史沿革

1935年秋,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创建于江苏省南京市,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与教育部合办,聘戏剧教育家余上沅任剧校校长,校址设在南京鼓楼东南的薛家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校迁至长沙[1]1938年4月,该学校迁往重庆。1939年4月,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疏散迁至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在江安办学六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