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墓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墓(Luxun Tomb),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2288号,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原遗体葬于万国公墓东侧F区,后迁墓至上海鲁迅公园虹口公园)内[1]
鲁迅墓,墓正南向,平面呈口形,以苏州金山花岗石砌成,总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鲁迅墓中间为长方形绿地,四周围植瓜子黄杨,绿地中央偏后,建有鲁迅坐像。
1961年3月,鲁迅墓获批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鲁迅墓获批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21年3月11日,鲁迅墓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简介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清晨五时二十五分,鲁迅先生在上海病逝,多 位青年作家扶柩上车,社会各界近万人,高举着“争取民族解放来遥祭死去了的鲁迅”的横幅,唱着挽歌,不顾反动军警的警戒,步行十余华里,为鲁迅送殡。马路两旁,站满了肃立的人群,向鲁迅先生的遗体告别。丧仪隆重而庄严,民众代表献沈钧儒所书“民族魂”挽幛一面,覆于棺上。当时的鲁迅墓很简单,鲁迅的灵柩上只是一个土堆,墓穴后面立了一块梯形的水泥墓碑,碑的上端,镶着高38厘米,宽25厘米的磁制“鲁迅先生之遗像”,像下面是鲁迅之子周海婴所书“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