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褒

东汉末年人物
孔褒(?—公元169年)[1],字文礼,是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长子,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的哥哥。[2]
孔褒博学多识,举孝廉,官至豫州从事,与高平张俭是好友。[3]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孔褒的好友张俭因遭人构陷而被朝廷通缉,张俭投奔孔褒时,孔褒恰好不在,16岁的孔融代为收留。[2][1]后来事情败露,张俭逃走,孔褒、孔融被捕入狱。按照汉律必有一人抵罪,孔融、孔褒争着领罪受罚。判官不能决断,问他们的母亲,其母也愿自己承担罪责。时称一门争死。最后上奏朝廷,因孔融年幼,汉灵帝刘宏下诏处死了孔褒。[3][2]
清雍正三年(1725年),东汉墓碑孔褒碑出土于曲阜周公庙附近[2],碑名“豫州从事孔褒碑”,碑文18行,满行30字。文字残损严重,已不能连读。[3]

典故

孔融、孔褒兄弟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