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第河

俄罗斯斯塔诺夫山脉东部的河流
乌第河(俄语:Уда́),原属中国,目前是一条位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斯塔诺夫山脉(即外兴安岭)东部的河流,全长457公里,向东注入鄂霍次克海的乌第湾,平均流量800立方米每秒,流域全面积6.13万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村庄有丘米坎、雷巴尔卡、托罗姆、安特坎等。乌第河以南待议地区南自索仑河北的两河分水岭,北至乌第河,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
乌第河历史上曾属于中国。金属蒲与路,元属开元路,明永乐五年(1407)曾于此置兀的河卫,属奴儿干都司。十七世纪后期,沙俄多次入侵乌第河地区。康熙二十八年(1689),《尼布楚条约》将此河以南、外兴安岭以北定为待议地区。后被沙皇俄国侵占。[1]

历史变迁

明代曾于此地区置兀的河卫,归奴儿干都司管辖。
17世纪中叶,沙俄哥萨克侵略黑龙江流域。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两国订立《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划,今尚未决。此事须待两国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查明之后,或遣专使,或用文[],始能定之。”此处成为“待议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