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思齐-抖音百科
颜思齐(1589年-1625年),字振泉,漳州海澄县人,台湾开发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以裁缝起家,后成为武装海商,曾因不满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而密谋造反。颜思齐在台湾海峡纵横,招徕泉漳移民,对台湾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拓垦,被誉为“开台王”和“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他生性豪爽,仗义疏财,身材魁梧,精熟武艺。[2] 人物生平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思齐遭宦家欺辱,怒杀其仆,逃亡日本,以裁缝为业,兼营中日间海上贸易,(其实就是海盗)。数年后积蓄渐富。其间,思齐经常到长崎贸易的泉州晋江船主杨天生结下深交,结识了一批流寓日本,从事海外冒险的闽南志士。由于他广结豪杰,遐迩闻名,日本平户当局任命他为甲螺(头目)。 明天启四年(1624年),思齐等因不满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密谋起事造反,参与日本人民的反抗斗争。农历六月十五日,颜思齐与杨天生、陈衷纪(漳州海澄人)、郑芝龙(泉州南安人)等二十八人拜盟为兄弟,立下誓言:“生不同日,死必同时”。众推思齐为盟主。不幸事泄,幕府遣兵搜捕,思齐率众仓惶分乘十三艘船出逃。驶至九州西海岸的外岛洲仔尾,陈衷纪建言:“吾闻疏球为海上荒岛,势控东南,地肥饶可霸,今当先取其地,然后侵略四方,则扶余之业可成也。” 农历八月二十三日,思齐率船队柢[dǐ]海湾,在笨港(今台湾北港)靠岸。思齐见岛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辟,决意在此开疆拓土,干一番事业。乃率聚伐木辟土,构筑寮[liáo]寨。是时,土番以为外敌侵犯,聚族攻击。思齐遗人加以安抚,商定疆界,互不侵扰。在笨港东南岸的平野(今新港),思齐规划建筑了井字型营寨,中间为大高台,使之成为组织指挥垦荒的中枢。与此同时,派杨天生率船队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后计三千余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