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经·南山经-抖音百科
《山海经·南山经》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一篇散文,出自《山海经》,作者不详。[1]《山海经·南山经》与《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篇名早于《山海经》一名,这五篇中以《山海经·南山经》为首。《南山经》分为首经、次二经、次三经。[2]《山海经·南山经》所含地理范围东起舟山群岛, 西至湘西,南至广东南海。[3] 作品原文
南山经之首曰䧿[què]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花,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gǔ]而黑理,其花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jiǎ]疾。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yuán]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fù]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