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甲子(拉丁学名:Paliurus ramosissimus(Lour.)Poir.),别名铁篱笆、铜钱树、马鞍树、雄虎刺等,为鼠李科马甲子属灌木植物,高可达6米,小枝褐色或深褐色,被短柔毛,稀近无毛,叶互生,宽椭圆形或近圆形,长3~5.5厘米、宽2.2~5厘米,顶端钝或圆形,基部宽楔形、楔形或近圆形,果梗被棕褐色茸毛,种子紫红色或红褐色,扁圆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1] 马甲子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2]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和平原,野生或栽培。[1]其味苦、性平,有着祛风湿、散痪血、解毒作用。[3]
来源
马甲子指的是鼠李科植物马里子Paliurus ramosissimusLour.(Poir.)的根。[3]
采集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