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子如

东魏北齐时期大臣
司马子如(490-553年1月24日),字遵业,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他是东魏北齐时期的大臣,西晋宗室南阳王司马模的八世孙。司马子如年少时机警、口才出众,喜欢交游豪杰。他最初投向北魏肆州刺史尔朱荣,先后担任建兴太守、平北将军等职。在平定葛荣之乱和元[hào]叛乱中,司马子如被授予金紫光禄大夫、相州刺史等职务,并被封为平遥县侯。后来,他辗转投奔大将军高欢,成为高欢的重要谋臣。 前废帝即位后,司马子如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封阳平公。东魏成立后,他又被任命为尚书令,成为朝廷“四贵”之一。由于依仗旧恩,司马子如贪赃枉法,最终被累贬为并州刺史。北齐建立后,司马子如晋升为司空太尉公,并被进封为须昌县公。天保三年腊月,司马子如病逝,享年六十四岁。他被追赠为太师、太尉、使持节等职务,并被追封为阳平郡公,谥号文明。司马子如的孙女司马令姬成为北周静帝的皇后。[1]

人物生平

司马子如,字遵业,河内温人也。八世祖模,晋司空、南阳王。模世子保,晋乱出奔凉州,因家焉。北魏平姑臧,徙居于云中,其自序云尔。父兴龙,魏鲁阳太守
司马子如少机警,有口辩。好交游豪杰,与高祖相结托,分义甚深。孝昌中,北州沦陷,子如携家口南奔肆州,为尔朱荣所礼遇,假以中军。荣之向洛也,以子如为司马、持节、假平南将军,监前军,次高都。荣以建兴险阻,往来冲要,有后顾之忧,以子如行建兴太守、当郡都督。永安初,封平遥县子,邑三百户,仍为大行台郎中。荣以子如明辩,能说时事,数遣奉使诣阙,多称旨,孝庄帝亦接待焉。葛荣之乱,相州孤危,荣遣子如间行入邺,助加防守。葛荣平,进爵为侯。元颢入洛,人情离阻,以子如曾守邺城,颇有恩信,乃令行相州事。颢平,征为金紫光禄大夫。
尔朱荣之诛,子如知有变,自宫内突出。至荣宅,弃家随荣妻子与尔朱世隆等走出京城。世隆便欲还北,子如曰:“事贵应机,兵不厌诈,天下汹汹,唯强是视,于此际会,不可以弱示人。若必走北,即恐变故随起,不如分兵守河桥,回军向京,出其不意,或可离溃。假不如心,犹足示有余力,使天下观听,惧我威强。”于是世隆还逼京城。长广王元晔立,兼尚书右仆射。前废帝以为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阳平郡公,邑一千七百户。固让仪同不受。高祖起义信都,世隆等子如与高祖有旧,疑虑,出为南岐州刺史。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启贺,仍叙平生旧恩。寻追赴京,以为大行台尚书,朝夕左右,参军国事。天平初年,除左仆射,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右仆射高隆之等共朝政,甚见信重。高祖镇晋阳,子如时往[]见,待之甚厚,并坐同食,从旦达暮,及其当还,高祖及武明后俱有[lài]遗,率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