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六世

教皇卡利克斯特三世的外甥
亚历山大六世(拉丁语:Alexander VI;1431年1月1日-1503年8月18日),本名罗德里哥·迪波吉亚(加泰罗尼亚语:Roderic Llançol i de Borja),罗马教皇(1492年8月11日—1503年8月18日在位)。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是波吉亚家族的一员,教皇卡利克斯特三世的外甥。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争议的教宗,是第一位公开承认自己与情人有子嗣的教宗。然而,他的坏名声多半是由他的敌人谣传所致。两位亚历山大六世之后的教宗西斯都五世与乌尔巴诺八世,都称赞他为圣伯多禄之后的教宗中最为杰出的教宗之一。亚历山大六世比较像是一名外交官、政治家而不像是一位教宗,但作为一位教宗,他的成就却丝毫不亚於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宗。在位期间的1493年,曾为葡萄牙西班牙的划定了殖民扩张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
亚历山大六世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教廷腐败堕落的象征,行为最为放荡和不择手段的教宗,他在政治上也拥有超出寻常的野心,并以大肆敛财和为儿子所进行的处心积虑的谋夺而臭名昭著,但他却并非这些劣迹的首创者,他的前任们诸如西克斯图斯四世英诺森八世之流为他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

个人简介

亚历山大六世(1492-1503在位),原名罗德里戈·博尔吉亚(意大利语:Rodrigo Borgia,加泰罗尼亚语:Roderic Llançol de Borja i Borja,1431-1503年),教宗加里斯都三世的侄子,出生于瓦伦西亚王国的Xàtiva。他被认为是一个不错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但他也被批评为生活奢靡,买卖圣职和任人唯亲。(西克斯图斯四世甚至为了儿子在教堂里谋害美第奇家族洛伦佐和朱利安兄弟,出售圣职聚敛财富也是从他首开先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