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

米奇·阿尔博姆创作的长篇小说
《相约星期二》是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创作的自传式长篇纪实小说。[1]
《相约星期二》讲述了作者的恩师莫里·施瓦茨教授在辞世前的14个星期的每个星期二给米奇所讲授的最后一门人生哲理课。它内容涉及了人生的许多组成部分,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还有莫里老人的葬礼。死亡既作为该作品的主题,又作为该小说的线索,传递了作者对于人生更深入、更透彻地思考,使《相约星期二》作品本身散发出浓郁的哲学意蕴。[1][2]
《相约星期二》连续四年进入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三十一种文字,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一千一百万册。同名电视电影于1999年12月5日在美国上映。[2][3]

内容简介

米奇·阿尔博姆在书中采用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回忆了1979年春天他在布兰戴斯大学毕业时的情景。一拿到毕业证书,米奇就去找他最喜欢的教授——莫里·施瓦茨,送给教授一个印有字母的皮包。在布兰戴斯上学时,米奇在莫里教授的社会学课程上几乎节节必到。面对喜极而泣的莫里教授,米奇许诺要跟他保持联系,但是后来米奇食言了。米奇从布兰戴斯毕业几年后,莫里教授被诊断患上了ALS症,不得不放弃了最热衷的爱好——跳舞。这种病让人逐渐无力,使其“灵魂清醒无比,却被禁[]在脆弱的躯壳里”。莫里的妻子夏洛特也是大学教授,她对丈夫关怀备至,然而在莫里的的坚持下,她还是继续在麻省理工大学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