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基地之一
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基地之一,也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最早的大熊猫饲养、繁育研究基地。该基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内,包含卧龙镇核桃坪、五一棚区域以及耿达镇天台山区域,占地300余亩。[1]
1983年,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随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3][4][5]2003年,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启动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一期项目。[6][7]2008年,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的圈舍因汶川地震被毁。地震发生后,基地对所有兽舍进行了加固,并承担了开展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的重要职能。[8][9][10]2010年,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采用“母兽带仔”野化培训的方式,启动了野化培训与放归项目。截至2018年,该基地采用母兽带仔野化培训的方法先后培训放归大熊猫8只,其中7只在野外存活。[11][12]
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的主要职能是圈养大熊猫饲养管理和人工繁育、大熊猫疾病防疫与控制、患病野生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救护等。该基地拥有四个半自然的第一阶段野化培训圈和核桃坪、天台山两处全自然的第二阶段野化培训圈,并且生活着小熊猫等其他动物。[1][13]

历史沿革

20世纪80年代,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由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合作建立。[1]1983年,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随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3][4][5]2003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启动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一期项目,该项目选在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进行,亚成体大熊猫“祥祥”成为首个试验对象。[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