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翚-抖音百科
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是清代著名画家,[1]被誉为“清初画圣”。[2]他以山水画为主,将南北画派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创造了独特的风格,被称为“南宗笔墨、北宗丘壑”的代表。[3]他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一起被称为山水画家“四王”,[4]同时也与吴历、恽寿平一起被称为“清六家”。[5]王翚在绘画理论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6]他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多家博物馆借展,其中包括2008年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山水明净:王翚艺术展”。[7]王翚的影响力深远,他的弟子众多,形成了“虞山派”,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物生平
王翚于1632年出生于绘画艺术昌盛的虞山(今江苏常熟)地区,传说他出生之时“墨香满室,三日不散”。早年时期其家境贫寒,不能以学人仕,把绘画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8] 16岁时就拜同邑职业画家张珂为师。16岁至20岁期间,王翚主要摹仿古人笔墨样式,学习范围不广,仅限于黄公望以及晚明云间画派一路风格,但这些摹古训 练为他后来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正是因青年时期具备了熟练的笔墨技法,才引起当时前辈名家关注,进而受到提携引导。20岁时,他有幸与前辈绘画大师王鉴相识,成为其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8]起初,王鉴教授王翚学习古法书画数月,并亲自指导他学习古人的名迹稿本,这使得王翚的画艺大进。然而,当王鉴因外调离开时,王翚转而跟随王时敏深造。王时敏还带领王翚遍游大江南北,让他能够广泛接触和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