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长江支流裕溪河右岸支流
西河为长江一级支流裕溪河右岸支流。发源于庐江县南鸭池山东,由苏家河、中塘河、八里河等支流汇入黄陂湖,至缺口起始称西河,自西向东流经无为市黄洛河镇汇入裕溪河,全长108公里,流域面积1622平方公里。除上游黄陂湖水系支流外,主要支流有黄屯河、鹤毛河、郭公河、永安河,独山河、花桥河、花渡河、黄陈河、湖陇河等。
1990年代,西河黄陂湖以下,无为市无城至黄段可常年通航100吨级轮木船,无城至西河镇段可通30吨级船只,西河镇以上段在枯水期不能通航。1950年代,整治兆河,自缺口和东北至马尾河口,沟通黄陂湖巢湖,缺口以上的洪水基本经兆河入巢湖,则缺口以下西河入裕溪河。又建引河向南经凤凰颈闸通江,1960年代又在上游建张院水库,西河洪水压力减轻。

河道形成

历史上西河为缺口至卞家拐河段,卞家拐以下统称"天河"或"州河"。其中马口闸至黄[luò]河口段下游河道,是古濡须水的一部分。西河入江通道是从上游逐步向下游推移的,这是其水系演变的特点。最早的入江口是新安桥和刘家渡。明代以后,沿江圩口联并,江堤兴建,使一些通江支流被圈入圩内;上游通江口因江水位顶托,又向下游寻找新的出口。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堵塞了刘家渡通江口;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堵塞新安桥通江口后于万历辛卯年(1591年)建新安桥陡门。因此,西河的入江口遂向中下游移动,主要有经泥[chà]河从泥汊河口入江;经马沟河和神塘河从神塘河口入江;经黄雒河口汇入裕溪河裕溪口入江等三处。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堵塞了泥汊、神塘两处入江口,至此,西河的排水出路仅留下经黄雒河裕溪河一处,正式成为裕溪河的一大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