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敞

明朝时期官员
张同敞(1608年2月4日—1651年1月8日),字仍高,号别山,别号元六,小字熊,明朝湖广荆州府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人,南明官员[1],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曾孙。[3][1]
张同敞年少时在当地被称作“江陵童子”。[1]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同敞因祖上荫庇被任命为中书舍人[1]崇祯十五年(1642年),他奉诏慰问湖广地区的各位藩王,并且奉命调兵前往云南[1][4]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发生后,张同敞想要殉节,却被家人阻拦,后于隆武二年(1646年)被隆武帝授予锦衣卫指挥使一职。隆武帝蒙难后,张同敞投身到湖南武冈督师何腾蛟、偏抚章旷的麾下。[4][1]永历元年(1647年),张同敞被授予翰林院右春坊侍读学士一职,后又改任为尚宝卿。[1]永历三年(1649年),张同敞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总督诸路军务。[1]永历四年(1650年),清军进入广西,众将领全都放弃桂林逃走,张同敞来到桂林,与大学士瞿式[]相对而坐,等待被抓。张同敞被清军抓住后,拒不投降,后遭受酷刑,双臂被打断。入狱后,与瞿式耜赋诗唱和。永历四年十二月(闰十一月)十七日(1651年1月8日)殉难。[1]
张同敞著有《十三经注疏补》《册府元龟纂要》《古今诗选》,但因为家贫都没有刊印。他生前只有在作为生员时写的《纯忠堂》近艺在世上流传。另外还有《三甲兵书》钞本六册,在民国年间湖北黄陂人陈毅所作的题跋中可以看到。他撰写的大部分文章和诗歌,随着时间推移,有的因为政治原因被禁毁,有的在战火中化为灰烬,有的散失丢失。[1]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