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普苏丹

蒂普苏丹
蒂普苏丹(或译作“提普苏丹”,1750年11月20日—1799年5月4日,Tipu Sultan或Sultan Fateh Ali Tippu),印度南部邦国迈索尔的军事首领。1787年获巴迪沙(大王)称号。在印度历史上,他被视为反抗英国殖民侵略的民族英雄。

人物简介

生于印度南部迈索尔邦国班加罗尔区的塞林伽巴丹城王室。祖籍卡纳塔克邦的德万纳哈里。海德尔·阿里之子。母亲法克赫尔是古德伯省长的女儿。早年随其父雇用的法国教官学习军事技术。1767年指挥骑兵部队在印度西部加尔那迪地区与马拉塔人作战。第一次英国-迈索尔战争爆发后,随父参加反英斗争。在1780-1784年的第二次英国-迈索尔战争期间,他于1782年在波利留尔的一次战斗中,借助天时地利与法军援助,大败英军上校布拉思韦特指挥的部队。同年底,海达尔·阿里去世,蒂普遂成为迈索尔的实际统治者,继续领导抗英斗争,上任后,为使辖内经济稳定,加速农业发展,提普确定了征收农民三分之一收成的地租,同时对其他封建赋税徭役相应裁减,有的甚至完全取消;另捐资修建了一些寺庙。他虽然为虔诚的穆斯林,对其他宗教很宽容,比如让法国人建起了迈索尔第一座教堂。1783年,英法两国在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签订和约,随后法国舰队退出印度洋。他在孤军作战的形势下,率兵10万围困英军据点曼加洛尔,迫使英军于1784 年3月签订《曼加洛尔条约》。英方要求在迈索尔享有专属贸易权,但遭他拒绝。双方同意在相互归还所占对方领土并释放战俘的基础上,结束第二次英迈战争。同年,蒂普成为迈索尔苏丹。
提普苏丹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