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雀山汉墓竹简

新中国建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银雀山汉墓竹简是1972年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两座汉墓中出土的竹简,材质为竹质墨书,是国家一级文物、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收藏于山东博物馆[3][1][4]
银雀山汉墓竹简共四千九百四十二枚。简长约27.5cm,宽约0.5cm。内容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晏子》等先秦古籍及汉武帝的《元光元年历谱》等先秦古籍及古佚书。[3][2]
这批古籍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哲学、古代兵法、历法、古文字学、简册制度和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2]

文物外观

由于长期在淤泥中浸泡,竹简表面呈深褐色。整简每枚长27.6厘米、宽0.5至0.9厘米、厚0.1至0.2厘米。其长度约合汉代尺1尺2寸,符合汉代简册制度。从残简遗留的痕迹可以窥其简册形制:事先削好的单条竹简,采用上中下三道丝绳编联,上下两端编联时各留出1到2厘米的空白,犹如后世书籍的天地头,中间加一道编联,简文系经过编联成册后蘸墨书写而成。每枚竹简书写一行,每行字数多在35至36字,最密的有40字,少的有20多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