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天乙(1886—1930) 原名邓峻德,字天乙。广饶县邓家村人。辛亥革命时期 著名革命人士。邓天乙7岁入村塾,14岁入登州文会馆求学,18岁毕业于潍县广文学堂。
人物生平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由孙中山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2月,与300多名革命志士,以土枪火炮为武器攻入诸城,占领县署,宣布诸城独立。清政府地方官吏纠合重兵反攻诸城,在城破敌人攻至革命军司令部的危急关头,他手握两枚炸弹准备与清兵同归于尽,在清兵恐惧畏缩之际,他机智地将炸弹投入敌群,率部突围脱险。同年4月,回到乐安(今广饶) 县,与张立垣、李少卿组织力量,把 贪官污吏董大年驱逐出境。之后,建立中国同盟会乐安分会。9月,第一届国会及省议会议员选举,被选为众议院候补议员、省议会议员。 1913年,参加了“反袁”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邓天乙、吴大洲、薄子明亡命大连。后吴大洲由日本返回,与邓天乙、薄子明等在大连成立中华革命党山东支部。 1914年7月,孙中山欲重新发起中华革命党共图三次革命,1915年,任邓天乙为胶东招抚使。多次赴上海运动肇和舰起义,成功后即回山东与吴大洲、薄子明组织护国军,武装讨伐袁世凯。1916年5月,护国军率先攻下周村,接着又进军济南,邓天乙被推为前敌司令,亲率敢死队百余人趁深夜攻袭督军署,山东督军靳云鹏仓皇退走。此役虽未光复济南,但对袁世凯在山东的统治势力是一次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