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蕉海鲈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特产
白蕉海鲈是出产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鲈形目鮨科花鲈属动物,白蕉镇位于珠江三角洲南端的磨刀门至崖门之间(东经113°05′至113°25′,北纬21°59′至22°25′),总面积达674.8平方千米[1][2][3],江海交汇处的咸淡水环境和冲积平原的肥沃水土条件,最适宜养殖海鲈[3]。另外,白蕉镇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终年热量丰富,广温性的白蕉海鲈不但可以在本地区自然越冬,而且本地水温长期处在其生长最适宜的范围内,因此白蕉海鲈较其他产区生产期更长[2]
白蕉海鲈体长侧扁,背厚肚肥、口大腹白,鱼身颜色偏深、银光闪亮[2],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4],两颌、犁骨及口盖骨均具细小牙齿,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刺,鳞小,侧线完全、平直;背鳍两个,仅在基部相连,第1背鳍为12根硬刺,第2背鳍为1根硬刺和11-13根软鳍条,体侧上部及背鳍有黑色斑点,斑点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1]。白蕉海鲈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喜欢栖息在河口咸淡水交融处,亦能生活于淡水中,主要在水的中、下层游弋,有时也潜入底层觅食,鱼苗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以虾类为主食,成鱼则以鱼类为主食[1][2][4]。白蕉海鲈性成熟的亲鱼一般是3冬龄体长达600毫米左右的个体,生殖季节在秋末,产卵于半咸淡水区[1]
白蕉海鲈肉质肥厚坚实、无肌间刺,嫩白爽滑、味清香,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糖类无机盐烟酸、尼克酸、钙、磷、钾、锌、铜、铁、[]等营养成分,具有健脾胃、补肝肾、化痰止咳的功效[2]。此外,白蕉海鲈还具有观赏价值[4]。截至2024年,白蕉海鲈的养殖面积已达3.98万亩,全年产量达15.9万吨,2023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86亿元,已形成“龙头企业+基地+渔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成为珠海市的农业支柱产业[3][5]
2009年,白蕉海鲈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6][2][7],2017年白蕉海鲈获评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2019年广东省海鲈协会成立,白蕉海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年入选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5]。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珠海斗门的白蕉海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名列其中[8]

产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