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巂郡

中国古代郡都名
越巂郡,中国古代郡都名。[1][2]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取西南夷邛都、靡莫、昆明地置,治邛都县(今四川省西昌市东南),因以为名,境域约当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攀枝花市云南省昆明市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北部、丽江市一带。[2]
元封二年(前109年)分数县入益州郡,辖境相当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冕宁县以南,云南大姚县以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以东,金沙江以西地区。三国蜀汉后辖境缩小,不包有今云南部分。南朝齐为僚郡,梁复开置。汉至南朝齐属益州,梁属巂州北周西宁州。隋开皇初废。隋大业,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巂州为越巂郡。[3]1914年设越巂县。1959年改越西县[1]

郡名起源

巂原为西南夷的一个部落。“([qióng]都)其外西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编发,随畜移徙,亡常处,亡君长,地方可数千里”。汉书地理志越巂郡条下应[shào]注云:“故邛都国有巂水,言越此水,以章休盛也。”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以巩都国地置,“言其越‘巂水’以置郡,故名”(《后汉书·西南夷传·注》)。[4]

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