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季烈-抖音百科
王季烈(1873年9月7日—1952年3月1日)是清末民初物理学著作翻译家,出生于江苏省长洲县(今苏州市)。他翻译出版了中国第一本以物理学命名、具有大学水平的教科书,并编著了中国第一本中学物理课本。此外,他还主持编印了《物理学语汇》,为近代物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王季烈也是一位业余昆曲家,精通曲律,曾组织螾[yǐn]庐曲社,著有《螾庐曲谈》等代表作。1952年3月1日,他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1] 人物履历
王季烈,清光绪甲辰(1904年)科进士,官学部郎中。业余昆曲家,民国初年在天津入审音社。1927年由北京迁居大连文化台(今中山区白云街9号),1931年11月废皇后婉容曾住进王季烈府上二楼,12月再迁旅顺肃亲王府。他在大连居住10年,著有《螾庐未定稿》2卷,《螾庐未定稿续编》(1937年石印出版,由金州门人孙宝田书写并跋)及《螾庐剩稿》。王季烈博究经史诗文,精通曲律,上世纪30年代曾组织螾庐曲社,著有《螾庐曲谈》等。 王季烈,字晋余,号君九,又号螾庐,1873年9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长洲县(今苏州市)。出身于晚清苏州的一个士大夫家庭,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鏊的后裔。他的父亲王颂蔚在朝廷任三品官,有文史考证著作多种,是蔡元培参加会试时的恩师。王季烈的母亲谢长达是近代著名女教育家。她志在振兴中华,创办振华女校,在家庭内则严课子女,教以义方,励以大志。在这个家族中,不仅在王季烈一辈弟兄姐妹中有王季同(号小徐)、王季点、王季绪、王季玉等科技专家、教育家,下一辈后代中更涌现出王守竞、王守武、王守觉、王淑贞、何泽慧、何怡贞等一批我国科技界泰斗。王守武、何怡贞等在回忆自己的成长时都提及谢长达的良好影响,其中王淑贞与何泽慧弟兄姐妹8人都是经振华女校蒙学教育而培养造成的人才(该校小学部招收男生)。 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