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龙超科(Tyrannosauroidea)是肉食性恐龙的一个超科或演化支,属于兽脚亚目的虚骨龙类,并包含暴龙科与其更原始的近亲。暴龙超科最初出现于侏罗纪的劳亚大陆。到了白垩纪,它们已经成为北半球的大型优势食肉动物,暴龙则是当中最大型的物种。暴龙超科的化石已发现于西欧、北美洲、中亚、以及东亚等地,可能还有澳洲。 如同大部分的兽脚类恐龙,暴龙超科是群二足、肉食性恐龙,并具有许多的共有衍征,尤其是头颅骨与骨盆。在暴龙超科刚出现时,它们是群小型掠食动物,前肢细长,有三根手指。晚白垩纪物种的体型更为庞大,有数种则成为有史以来陆地上最大型的掠食动物之一;但大部分后期物种的前肢很短小,并具有两指。帝龙是种早期的暴龙超科动物,出土于中国,已发现具有原始羽毛,其他暴龙超科可能也具有羽毛。许多暴龙超科的头部具有骨质冠,形状与尺寸变化很大,可能具有视觉辨识功能。 暴龙超科这名词的使用,主要用在提及暴龙类的原始物种时。
叙述
暴龙超科的体型差异很大,随者年代越晚,体型逐渐增大。早期的暴龙超科是群小型的动物。帝龙的一个完全成长标本,身长为1.6米,而完全成长的冠龙身长为3米。始暴龙的一个未成年化石则身长超过4米,而阿巴拉契亚龙的一个接近成年化石,身长超过6米,显示这两个属可成长至更大的体型。晚白垩纪暴龙科的体型范围,从9米长的艾伯塔龙与蛇发女怪龙,到身长超过12米、体重超过9000公斤的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