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简称浙江省书协)是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领导,中国书法家协会指导的浙江省书法、篆刻家自愿结合的群众性学术团体。1982年成立以来,有很多作品参加了该会主办的省级书法篆刻展览,有多件作品参加了全国性大型书法篆刻展览。 发展历史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于1982年1月,现有会员3221名,团体会员10个,其中中国书协会员813名。浙江省书协成立之初的第一届与第二届领导班子都着重抓了学术研究和理论队伍的建设,每年召开书学研讨会,迄今已召开了22届,有一大批研究骨干脱颖而出。而且每年的书学研讨会都有年度专题,如研究沙孟海学术成果、近现代浙江书法史、双精工程、建设大书坛等,成果丰硕。自第三届开始,协会制定了“弘扬中国书法主旋律,以创作为龙头,以展览、评论为导向,以‘双精工程’为目标的工作指导方针和重学养、重品格、重基础、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把工作中心转移到抓了创作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上来,确立“全浙展” 和“中青展”的展览机制,使得学术研究和创作实践平衡发展,建立起良性的循环系统。这些方向性原则的制定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尤能显出浙江书协在学术品格追求上的独立性。浙江书坛的有序、健康、务实发展均赖于此一大前提。事实证明这一导向对纯正浙江书坛风气,减少盲从时风的现象是大有裨益的。 浙江书协还一贯坚持开放多元、大书坛、大容量的工作思路,提倡学术民主、学术自由的风气与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风度,促进了当今群星灿烂、生动活泼局面的形成。仅就当代中国书坛的众多热点现象多发生在浙江这块土地上,如“现代书法”、“学院派书法”和“本体主义”的实践和理论等等,都在全国书坛产生了较大反响的现象来看,这一思路是有积极作用的。
浙江是文化传统积淀很深的省份,浙江书法敢于创造,开风气之先,引领潮流的精神 是历史长期发展所形成的,这种精神对当代浙江书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现今的社会形势下,如何办好活动,树立好品牌意识是协会成立以来的重要课题。1991年,我们试办了第一届全浙展,探索了办展的模式:通过举办大展,开展一系列的创作培训和作品加工活动,出版作品集,挖掘青年创作骨干,锻炼创作队伍,提高协会凝聚力,提升协会的地位。1996年,我们又成功举办了首届中青展,将这一办展模式固定下来,并在评展方式方法上作了更有益的尝试,还办起了协会内部交流报纸,既扩大了宣传,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又提供了可供大家发表成果的平台。之后,协会的工作机制基本稳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团结了省内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家好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增强了协会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