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书仓

中国教育家
廖书仓(1891年10月14日—1955年3月),字大酉,湖南省永兴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为“五四”运动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

生平介绍

廖书仓,字大酉,1883年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鲤鱼塘再逢祖廖氏。为“五四”运动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五四运动”后,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1911年,廖书仓从郴州中学毕业,进入长沙广益大学预科学习、国立北京大学法科系学习。1918年5月,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秘密签订了《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议》的卖国条约。段祺瑞的卖国行径激起了留日学生的严重抗议,由于抗议遭日本警察的干涉和侮辱,留日学生便决定一致退学回国。得知留日学生的不幸遭遇,廖书仓义愤填[yīng],明确表示决不容忍北洋军阀政府的卑鄙勾当,串联北京各校和归国学生一致行动。他与北大学生中的爱国积极分子邓中夏、许德衍到湖南会馆看望代表,商讨发动一个群众性的反日爱国行动。5月21日上午,廖书仓组织北京大学、高等师范、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法政专门学校学生两千多人,前往新华门总统府请愿,要求宣布并废除“军事协定”,由于缺乏政治经验,运动没有达到直接目的,但推动了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成为五四运动的预演和前奏。
1919年3月23日,邓中夏、廖书仓、许德衍等北大学生成立平民教育讲演团,毛泽东也是讲演团成员之一。当日北大校长蔡元培对这个社团非常重视,说用讲演的形式予以平民知识,也是一件好事。讲演团以蔡元培平民教育思想为指导,每周星期日下午到城内4个讲演所演讲,开始了中国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讲演团中的共产党还结合该团的活动开展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平民教育讲演团对于五四运动的发生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