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门尼德篇》(原文:Παρμενίδης,英文:Parmenides),又译为《巴曼尼得斯篇》,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对话集之一,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对自己的中期理念论思想做了非常深刻的检讨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对概念的逻辑关系做了具有概念辩证法特征的初步探讨,基本向读者展示了柏拉图晚期理念论中属于概念辩证法部分的内容,标志着由《斐多篇》和《国家篇》代表的理念论向柏拉图后期理论的转化。[1] 《巴门尼德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柏拉图将爱利亚学派的人物巴门尼德作为自己 思想的代言人,以批判“少年苏格拉底”为名,通过老年巴门尼德与年轻苏格拉底的对话,柏拉图对其前期理念论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反思的内容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对理念系统本身的矛盾和缺陷的揭示,第二点是对事物和理念的“分离”与“分有”关系中所包含的矛盾的揭示。第二部分以“一”和“多”的关系为题,提出了八组论证,探讨了不同理念之间的联系问题。[1] 《巴门尼德篇》构成了柏拉图由中期理念论思想向晚期理念论思想转折的一个标志,该篇对话中提出的理念论思想在柏拉图的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代表着他更加成熟的思想,对于古希腊罗马哲学和中世纪哲学具有重要影响,并为后世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