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敬顺

桂敬顺
桂敬顺,字昭翼,号介轩,附贡生,乾隆二十二年底任山西浑源知州,著有《介轩诗钞》(稿本,存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zuǎn]《恒山志》5卷,《浑源州志》10卷。《恒山志》是浑源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中华历史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将留驻千秋。

人物生平

桂敬顺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光绪七年任浑源州训导的王寅恭在其所撰“知州政行纪略”一文中系统介绍了桂敬顺当年在浑源州的德政:“履任初,即访察利病,凡有裨州民者,皆次第具举,政理讼平。乾隆己卯春,邻邑荒歉,致本土粟麦腾贵,为劝捐,减价,境获安。永安为州城要寺,农民岁祈丰,公倡整修,以朔望宣讲圣谕,士民观听,向化者多。州治恒麓书院,久渐隤毁,公为完[],揭斋曰‘崇古’,后堂曰‘仰止’,旁列房舍,集诸生讲业,士林咸鼓舞。浑居北早寒,孟秋多降霜损稼,公立霜神祠,率州人祷之,丕著灵应,民戴焉。”
桂敬顺是一个出身于文化发达的江浙地区的封建士大夫,他对文化相当重视,他在浑源州的主要政绩基本上也都表现在教化浑源百姓,发展浑源文化上,正如他自己所说,“余始下车,即[]文庙,翻阅经籍”。桂敬顺还抓对士子的道德品质教育,他告诫仕子:“古人读书以为明道之具,今人读书以为进身之阶,是古今人读书不[móu]矣”。要士子明确学习目的,要他们“上报国恩,下立人品”。

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