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鼹

分布于澳洲的有袋目袋鼹科动物
南方袋鼹(学名:Notoryctes typhlops;皮詹加加拉语:Itjaritjari)是一种类似鼹鼠的有袋类动物,分布于澳大利亚沙漠的中西部地带。它们以蚯蚓与幼虫为食,非常适应穴居生活。袋鼹的前爪巨大、呈铲形且毛皮光滑,使其便于行动。同时,袋鼹因不需要视力而缺少完整的眼睛。

形态特征

南方袋鼹身体细小,只有12至16公分长,尾长2至3公分,体重40至70克。身体被短、密、丝质、由白至奶油色的毛覆盖,毛有时被砂中的氧化铁染上红褐色。鼻和嘴皆粉红色,缺乏感觉毛。由于它们不在沙中挖洞,头呈锥状,无明显的颈。四肢短但发达,助它们于沙中“𣈱泳”。尾下无毛,布满角蛋白。耳被毛覆盖,无耳壳。眼睛无视神经,因此无视力。
它们的体形如鼹,适于地下挖土生活,眼隐于皮下,无晶体,耳无耳壳。前肢强而有力,三,四趾的爪特长,有如铲子的功能,其它趾缩小;后足中间有三趾有长爪;第一趾小而有甲,第五趾留有痕迹。育儿袋分隔为二,每边有乳头一个。

相似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