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絮是杨树(Populus)种子上的一次绒毛(种子的附属物[7]),开花飘絮是杨树正常的生长繁殖现象。[8]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是 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9] 每年春季,杨树雌株会产生大量飞絮,飞絮的产生是杨树繁殖后代的一种自然现象,每年4-5月是杨树种子的成熟期,果实开裂后,种子借助白絮在空中飘荡。当日平均气温超过15℃时,杨树雌株便开始飞絮。一般树龄越大,产生的飞絮越多。杨树约100余种,广布于欧、亚、北美。中国约62种(包括6杂交种),引入栽培的约4种,还有很多变种、变型和引种的品系。[2]杨树性较耐寒、喜光、速生;沿河两岸、山坡和平原都能生长。[3] 杨絮易通过鼻腔、口腔进入人体,导致易过敏人群产生过敏反应。[5]同时,杨絮纤维还带有尘土和细菌,落入水体则会污染水源,而且飘飞的杨絮容易引发火灾。此外,杨絮作为一种城市固体废弃物,现阶段对其的处理方法多为掩埋及烧毁,这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是对天然有机资源的浪费。杨絮纤维具备吸湿导湿快、保暖、蓬松性和弹性回复性优良、纤维壁薄、导热系数小、中空度大(80%~90%)、质轻等特点,在隔热保温材料、吸油材料、生物质碳微管、吸附剂及微探针、导电气凝胶等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4]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每逢三四月,不少地区漫天漂浮着杨絮,古人将其视为寄托离愁别绪的意象。[10]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