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花石

蕴藏在六峰山等山脉中的石头
灵山花石属于灰岩再生石,它有着颗粒细、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等特点,色彩以黑色居多。虽然其他地方也有出产花石,但灵山独特的地理条件却使其质细腻如玉,色彩斑斓,有着“彩玉”的美称。它形成于距今3.5亿年前中泥盘纪后期,经多次地壳构造运动,地下岩浆上升与破碎熔岩交结后,再经漫长的自然理化作用而形成的。灵山花石主要蕴藏在古称西灵山的六峰山、花石山、石背山、龙武山等山脉中。

简介

灵山花石是距今3.5亿年前中泥盆纪后期,地下岩浆在多次地质变动中上升与破碎溶岩胶结后,经漫长的自然理化作用而形成,主要蕴藏在古称西灵山(今广西灵山县)的六峰山、花石山、石背山、龙武山等山脉中,其中以花石山花石品质最佳(明朝贡品花石皆采自花石山)。
灵山花石是距今3.5亿年前中泥盘纪后期,经多次地壳构造运动,地下岩浆上升与破碎熔岩交结后,再经漫长的自然理化作用而形成的罕见奇石,硬度是3.5,其质细腻如玉,色彩斑斓,主要由白、红、蓝、黑及其过度色,组成不规则的条带层理,呈现出丰富绚丽的鲜明画面,或气势磅礴,或神韵飘逸。据《廉州府志》记载,灵山花石远在明朝就已经被开发观赏,并作为朝贡珍品。清朝嘉庆年版《灵山县志》称:“所谓花石盖石中之美者,细腻如玉,间有山水林树烟云禽鸟各状,神致毕俏而疏密浓淡布置天然,宛如图画并有画手所不能到者,截而为屏亦足供玩……明诏取花石灵山岁贡若干……”。明朝崇祯九年版《灵山县志》诗赞:“天工锄尽六峰云,块石分明五色纹,海国地灵人固杰,殷勤抱璞献明君”。
灵山花石主要蕴藏在现今广西灵山县的六峰山、花石山、石背山、龙武山等山脉中。古人开采方法主要是割石打磨而获取画面,往往工倍成少。故而,对灵山花石的开采和利用,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