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纪念馆

位于四川江油市北郊的AAAA级博物馆
1
4
李白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唐代诗人李白而修建的名人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江油市区的昌明河畔,占地十八万余平方米。李白纪念馆筹备于1962年,1982年正式开馆,融学术研究、典藏陈列、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文旅融合为一体,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馆内有“太白堂”“太白书屋”“诗苑”“古风堂”“杜甫堂”“花雨”“归来阁”等陈列展览。[1]
1963年春,郭沫若应江油县李白纪念馆的请求为该纪念馆写了一副楹联。[2]1966年“文革”开始,李白纪念馆筹建工作被迫中断,直到1978年才得以恢复。[3]1984年李白纪念馆正式对国内外游人开放,[3]2008年“512”大地震,纪念馆严重受损,河南省对口支援,重建了纪念馆,还新建了杜甫堂。[3]2009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2011年,李白纪念馆完成灾后重建,重新开馆。[4]次年,被四川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命名为“四川省李白文化社科普及基地”。[5]2017年,这里接待游客近150万人次,旅游产值1.7亿元。[4]2022年12月,市太白公园、青莲李白故居管理处并入李白纪念馆,馆内现收藏有历代李白诗集版本、历代名家书画精品等文物资料8000余件(套),包含珍贵文物456件(套)。[a][1]

历史沿革

四川省江油市青莲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故里。宋时废李白故宅为寺,明末毁于火。[2]1962年,李白逝世1200周年,在四川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戈壁舟与肖崇素、赵蕴玉等几位省政协委员一道联名提案,在李白故里江油修建李白纪念馆,这件重大提案被四川省政府接受。同年6月,省文化局发出《关于筹建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纪念馆计划》,随即江油李白纪念馆筹备处成立,江油县委决定:宣传部长何澄海任筹备处主任,副县长张泰任副主任,县文化馆长欧小白具体负责筹建工作,包括选馆址,收集资料,征集字画等工作。[3]1963年春,郭沫若应江油县李白纪念馆的请求题写了此联,联上原书李白纪念馆补壁”字样。[2]
1966年“文革”开始,李白纪念馆筹建工作被迫中断。“文革”打断的纪念馆筹建工作,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以恢复。1979年,国家文物局召开会议,要求博物馆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加强基本陈列和科研,把征集、保管宣传教育等工作带动起来。邓小平题写了“李白故里”,胡耀邦题写了“太白堂”。李白纪念馆的建筑在得到各地各单位的资助后于1979年5月正式破土动工,当时绵阳地区财政局决定拨款50000元,启动基建,1982年10月,建成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太白堂和太白书屋。[3]同年,李白纪念馆正式开馆。[1],1984年江油李白纪念馆正式对国内外游人开放,[3]同年,四川省李白研究会成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