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喜墓

临近安徽涡阳老子故里的坟墓
涡阳老子故里太清宫西行2公里就到了尹喜墓。[1][2]尹喜,又名关尹,春秋末著名道家人物;[3][4][5]原系周康王朝中的一位贤大夫;周昭王23年,天下大乱,他辞去大夫之职,[6][7]请任函谷关令。[8][9][10]

墓穴介绍

司马迁记,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是应尹喜的恳请才写下《道德经》,并把《道德经》留给尹喜,后不知所终。于是,尹喜成了《道德经》的第一传人,道家尊他为无上真人,并把他作的《文始真经》九篇奉为经典。不忘恩师,晚年遂到到老子的家乡宋国相县(今安徽涡阳)定居,死后葬于此,以忠魂守护老师。把自己的躯体留在这里,让自己的忠魂永远守护老师诞弥之地,以示虞诚和报答五千言教诲之恩。尹喜墓为涡阳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间传说

涡阳县城北边三公里之处,有座高大的坟墓土堆——尹孤堆,它就是埋葬着春秋末期与老子齐名的道家创始人尹喜之墓。相传尹喜曾经几次拜见过老子,与其共同探讨道教知识。然而,最后一次拜见,却病故于老子故里宋国相县(今安徽省涡阳县)。宋国的国君就让人在此地安葬了他。为防止有人盗墓,就掩人耳目,埋了两个庞大的坟墓,即西尹孤堆和东尹孤堆(曹市集遗址)。两个孤堆相距三十里,也是古代一舍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