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护-抖音百科
( 英语 Sangharakshita,音译香格罗吉多,1925年-)是西方佛教会、西方佛教会之友(Friends of the Western Buddhist Order,缩写为FWBO)的创始人。他在佛教方面出版有许多著作,是佛教在西方社会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对僧护多少还有些争议,在获得追随者景仰的同时,一些传统的佛教人士对他持怀疑态度,有的甚至对他多有指责。总地来说,将僧护介绍清楚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早期生活 1925年,僧护原名丹尼斯·林伍德( Dennis Lingwood),出生于 伦敦 南部。僧护从小喜欢阅读,对艺术、文化、哲学等都很感兴趣。16岁时,他阅读了金刚经而有所体验,从而开始了佛教的信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僧护 应征入伍 前往 印度 ,战争结束后,他留在了那里,并剃度出家。
在印度 僧护放弃了原来的职位、身份,在开始的两年里,他跟随同伴在印度(主要是 印度南部 )参访,依靠乞食为生,并练习静坐。在这期间,僧护遇见了许多 印度教 的著名导师,包括罗摩纳大仙,另外,他还跟摩诃菩提会有所联系。后来僧护打算寻找一个 寺院 做正式的僧侣,他们登上到 德里 的火车,而后来到了 鹿野苑 (Sarnath),但那里的僧侣看到他们破落流浪的样子,没有答应留下他们。于是他们只好继续步行,正好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后来他俩终于在拘尸那罗(Kushinara),由 缅甸 和尚U Chandramani剃度,成为沙门(shramana)。尽管如此,由于语言等各种限制,U Chandramani等人没法教授僧护他们,所以只好建议僧护等跟 波罗奈 城(Benares)的Jagdish Kashyap法师联系。Kashyap是贝纳瑞斯印度大学(Benares Hindu University)的 巴利语 教授,僧护而后跟随他八个月,学习巴利语、阿毗达摩,以及佛教的因明 。而后僧护跟Kashyap前往 大吉岭 旅游,Kashyap当时打算离开学校,后来他将僧护留在了噶伦堡,劝勉他“为佛教的福祉而工作”。在以后的14年里,一直到60年代返回 英国 ,僧护主要就在噶伦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