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城子遗址

位于甘肃酒泉瓜州县的古城遗址
破城子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常乐村,是丝绸之路文明史上瓜沙地区重要的一处文化遗产,地理坐标为东经95度54分,北纬40度18分,海拔1292米,当地人历来贯称“破城子”“常乐城”。遗址建于西汉武帝时期,为广至县置所,与渊泉、冥安县同属敦煌郡,隋唐置常乐县。城东、南、北三面临耕地,瓜州——锁阳城镇公路自城址西侧由北向南穿过,外围为第四纪全新世沉积黄土,东城墙外紧靠冲沟,南墙外紧靠水渠、通往村庄、学校的便道;西南50米有通往锁阳城镇东巴兔村公路(图2)。东南与踏实汉墓群、汉新沟古城、唐舍利塔(阿育王寺)相望,南与榆林窟、下洞子石窟相望,西北与汉八楞墩相望,正北与汉冥泽相望,形成三足鼎立之形胜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沿革

据《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广至县条、《后汉书·盖熏传》李贤注:“广至故城,在今瓜州常乐县”。《重修肃州新志·安西卫》古迹条记:“汉广至县……。后魏置敦煌、常乐二郡”、清陶保廉《辛卯侍行记》卷五广至条记:“北周改大至,唐改常乐。”等文献记载,该城本汉广至县。魏晋、隋唐沿旧城置常乐县。东汉名宦盖熏即出生该地,官至汉阳太守。1968年至1970年,当地群众在城东墙外发现砖室墓,出土一些文物。2019年2月,瓜州县文物局委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陕西龙腾勘探发掘队对破城子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批复,敦煌研究院等对破城子遗址保护维修。[2]

遗址构成

破城子遗址城墙为夯土版筑,底宽4.5—6米,顶宽3.2米,高4.8米—7.5米,东西宽144.7米,南北长250.6米,总面积36261.82平方米,开北门,门外有城。东、南、西墙保存较好,东北角墩立测绘坐标。城内叠压两层文化层,厚0.76米,内含房屋倒塌的土块、花纹砖、红、灰泥陶片、黄釉瓷片、开元通宝钱;中为流水沉积层,未扰乱,厚0.7米;下为汉文化层,厚0.9—1.2米,内含夹砂红陶、绳纹、水波纹、垂帐纹、附加堆纹灰陶片、砖块、兽骨、炭块、红烧土等。从文化层和沙流水沉积层上、中、下叠压关系、出土器物形制来看,上层为唐文化层、下层为汉文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