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成为“妊娠恶阻”。亦称为“子病”、“病儿”、“阻病”。多因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导致冲气上逆、胃失和降。若呕吐日久,浆水不入,伤及气阴,可继发气阴两虚的恶阻重症。妊娠早期的轻度恶心择食、晨起恶心呕吐等为早孕反应,不作病论。妊娠恶阻为病状,大约占人群中1%。

病因病机

  • 主要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可由素性肝旺,或肝热气逆,受孕后血聚胞宫养胎,冲脉气盛,冲脉附肝,冲脉之气上逆,冲气夹肝火上犯逆胃,致使胃失和降所致;也可由素体脾胃虚弱,孕后经血不泻,冲脉气盛,冲气犯胃,胃失和降而致。这两种未及时治疗,可发展到气阴两虚型。
  • 恶阻的原因主要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多,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降低,饮食消化吸收减缓而引起反射性呕吐。精神紧张,情绪抑郁,对妊娠恐惧以及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的人尤易发生恶阻。

临床表现

  • 1.中医分型
  • (1)脾胃虚弱型  妊娠早期呕恶不食,[wǎn]腹胀满,全身乏力,头晕思睡,口淡或呕吐清涎,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 (2)肝胃不和型  妊娠初期,呕吐苦水或酸水,胸满胁痛,嗳气叹息,头胀而晕,烦渴口苦,精神抑郁,舌淡红苔黄,脉弦滑。
  • (3)气阴两虚型  恶心呕吐日久,出现精神萎靡形体消瘦眼眶下陷,发热口渴,尿少便结,唇舌干燥,呕吐带血水样物,舌红,苔薄黄或光剥,脉细数无力。
  • 2.西医分类
  • (1)轻度呕吐  呕吐反复发作,尤其在进食后,尿[tóng]体阴性。
  • (2)中度呕吐  呕吐频作,不进食亦吐,吐出物为沫状黏液,或含有胆汁和血液,全身出现轻度脱水症状,可有口渴、皮肤口唇干燥、眼球凹陷,小便量少而比重增加,血红蛋白指数升高,体温略高,脉数、血压降低,体重减轻,血糖下降,尿酮体阳性。
  • (3)重度呕吐  体温升高,脉搏微弱、血压降低,精神疲乏,嗜睡,甚至昏迷、抽搐、黄[]、少尿或无尿,肝肾功能受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