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脑病

一种因化学毒物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
中毒性脑病(toxic encephalopathy,TE),[2]又称中毒性精神病,[3]化学毒物直接改变了脑神经的正常功能和结构而引起的脑部疾病,[2]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精神状态的改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性格改变、痴呆,重者昏迷和死亡。[4]
中毒性脑病可分为急性或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中毒性脑病是由神经毒物或导致脑组织缺氧的毒物引起,如金属、有机溶剂、农药等,慢性中毒性脑病主要由铅、汞、锰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引起。[2]该病患者的脑部病理变化主要为皮层下脑白质及部分核团;对称性细胞毒性水肿及脑组织弥漫性充血肿胀;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等。[4]该病根据CT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MRI检查(磁共振成像)可进行诊断。[4][5]
急性中毒性脑病的治疗方法为积极尽快排毒解毒;改善脑供氧,纠正脑缺氧;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常用药物有三磷酸腺苷、细胞色素C、辅酶A等。[2]慢性中毒性精神病常用药物与治疗精神科疾病相似,剂量较精神病常用量小,逐渐递增。[2]预防措施有加强工业生产及生活环境的防护、喷洒农药时要注意防护、注意食品卫生等。[3]该病的预后与其中毒的轻重,中毒的种类,抢救及时与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如中毒轻者其损害亦小,或可自行恢复;如中毒较深,又没有及时诊治,其对机体的损害均会较重,甚者迅速死亡。[3]

分型

中毒性脑病可分为急性或慢性两种类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