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耕

魏耕
魏耕([1]1614年5月14日—1662年7月15日),原名魏璧,字楚白,后改名耕,又名甦,字野夫,号雪窦,又号白衣山人,浙江慈溪人。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世族家庭,自幼聪慧,七岁时就能熟记并背诵大量的文字。他的父亲魏忠显擅长诗歌创作,魏耕在其影响下开始学习诗词。十四岁时,母亲去世,随后跟随父亲前往吴兴继续学业。他在童子试[2]中考取了第一名,尽管遇到了一些阻碍,但因其文章风格深厚朴实,具有古代大家的风采,最终得以进入归安庠就读。后来,他又在岁试中获得冠军,获得了官方提供的粮食补贴。在此期间,他受到了当地富户凌祥宇的青睐,成为其女婿,并居住在归安县。

人物经历

抗清生涯

清朝建立后,魏耕放弃了追求功名的道路,迁居至湖州别鲜山,更名为耕,并开始了他的抗清生涯。弘光元年(1645年),明朝皇室成员潞王逃至杭州,魏耕得知消息后立即与其好友钱缵曾一同投身军队,参与保卫明朝的行动。他们驻扎在湖州,负责策划军事事务。当清军占领杭州,潞王投降后,魏耕召集了数百名学生起义,重新夺回了湖州城,并处决了投降的官员冯汝缙。然而,由于兵力不足且缺乏外援,他们在多次战斗后被迫撤退,这就是所谓的“苕上之役”。[3]

秘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