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农民战争

1894年在朝鲜爆发的战役
甲午农民战争,是指公元1894年(按干支纪年为甲午年)在朝鲜境内爆发的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对朝鲜王朝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农民起义。由于这次起义是打着东学道的旗号,并以东学道徒为核心,而统治阶级多称呼其为“东学党”,因而历史上又称之为东学党起义。[1]
1894年初,以全奉准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反抗压迫、揭竿而起,并于5月攻占全罗道的首府全州。面对农民起义的燎原之势,朝鲜政权大为惊恐,不得不向传统宗主国清朝求救,借兵镇压“乱党”。时任清北洋大臣李鸿章派直隶提督叶志超率兵2000余人赴朝鲜协助镇压起义军。与此同时,依据1885年签订的《天津会议专条》通知日本。而日本政府当即召开临时内阁会议,一致通过“保护驻朝公使馆和在朝国人安全”出兵朝鲜的议案。[1]
甲午农民战争是朝鲜半岛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同时,它直接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因而也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甲午农民战争持续了10个月,最终在朝鲜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以失败告终。[1]

社会背景

民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