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圆海镜》,又名《测圆海镜细草》,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数学名著,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天元术代表作,[1]由金元时期数学家李冶所著,成书于1248年。[2]
《测圆海镜》主要内容是研究圆与之相切的各种勾股形的关系,集金元之前中国勾股容圆知识之大成。[3]《测圆海镜》全书共有12卷,[2]卷一之首为“圆城图式”,绘出16个股形与同一个圆的各种相切关系。卷二到十二为170个问题,都是已知某些勾股形的边长,求圆径。[3]
《测圆海镜》的成书标志着天元术的成熟,对后世数学影响很大。《测圆海镜》初版于1282年,之后在元、明、清三代多次再版,比较著名的版本有1287年李克修再版本,明顾应详《测圆海镜分类释术》(1550年),清《四库全书》本《测圆海镜》(1784年)等。[2] 著作简介
《测圆海镜》所讨论的问题大都是已知勾股形而求其内切圆、旁切圆等的直径一类的问题。勾股形的解法是 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