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
中国的有色金属工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涵盖矿山、冶炼、加工以及地质勘探、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科研教育等多个部门的完整工业体系。截至2000年底,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数量接近3000家,总资产达到310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总数超过130万人。10种有色金属的冶炼能力总计为900万吨,其中包括铜160万吨,铝330万吨,铅120万吨,锌220万吨;铜材加工能力为256万吨,铝材加工能力为335万吨[1][2][3]

金属介绍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锰、铬组成的黑色金属之外的所有金属的总称。相比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导电性、导热性、韧性和强度,同时还具备放射性、延展性、可塑性、易压性和易轧性等特点。它们是现代工业、国防和科技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资源特点

中国的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多样,已知矿种多达64种,加上半金属共计70种。这些矿种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有色金属如铜、铝、锌等,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普遍。此外,这些资源也相对集中于某些省份和地区。例如,铝土矿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中广西平果铝土矿是中国最大的铝土矿之一。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锡矿,贵州省铜仁市的汞矿,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稀土矿,以及正在勘探的柴达木盆地攀枝花地区,均为拥有巨大储量的有色金属资源。尽管许多有色金属属于品位较低的贫矿或伴生矿,但这为资源的综合利用创造了条件。例如,云南个旧锡矿每提炼1吨锡就能回收其他多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此外,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丰富,为发展耗水量大的有色金属工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