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氏大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卫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1]距今388年。卫氏大宗祠在沥滘副四约,是该乡卫姓大宗祠。始建于明朝,清代重修。由头门、牌楼、拜亭、中堂和后堂组成,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宗祠代表着家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历史
相传系春秋战国卫国后裔,南宋时族人南迁到今海珠区沥蛲,因为祖上有明嘉靖皇帝的外孙婿,才准许建造这气派不凡的大宗祠。仪门上的“燕子斗拱”是皇亲国戚才有资格建造的,现祠内明代红砂岩石柱、柱础、栏杆、瓦脊及石碑、长案等保存完好;清乾隆皇帝赐给当时卫氏103名寿星,高3.7米共12块的巨型屏风也在展出。这是目前岭南发现最大的屏风。大宗祠占地近2000平方米,但据宗祠管理委员会称,原宗祠占地上万平方米,现四周仍被工厂包围,打开右侧门,就是一家电渡厂的车间。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