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禄

清朝相声艺人
1
4
张三禄,男,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年间人士,是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2][3]
张三禄原为八角鼓艺人,专饰丑角,亦通晓口技、戏法等技艺,后因其性怪僻而受人排挤,张三禄便一人“表演“说、学、逗、唱”四种艺术技能,并称之为相声。[1][3][4]
张三禄的代表相声有《贼鬼夺刀》《九头案》等。其中《贼鬼夺刀》传留了下来,成为传统相声名篇。[1]

人物经历

清朝末期,张三禄是八角鼓的有名丑角,那时他的说唱技艺高超,善于随机应变、见景生情,深受观众欢迎。[5][4]道光年间,张三禄开始说单口相声,他在演绎中既变戏又使口技,还穿插着“贯口”。[6][4]那时,张三禄一天可以赚到二十五六吊钱,他常说的“活儿”有《贼鬼夺刀》《九头案》等。[7]然而,因张三禄性情怪僻,同行不愿与其搭班合作。张三禄便一人“撂地”,演艺“说、学、逗、唱”四种艺术技能。毅然离开八角鼓班子,鉴于以前有“像生”和“象生”之词,他便称自己的表演为“相声”,取“相”貌之“相”,“声”音之“声”,即靠“相”与“声”来表演。其是相声发始创艺人之一。[3][1][4]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张三禄成为中国最早的相声艺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