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云雾茶

汉族传统名茶
1
4
庐山云雾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曾称“閡林茶”、“江州茶”,自明代后定名为“庐山云雾茶”。庐山云雾茶属于绿茶,产自江西九江庐山,茶芽肥绿、条索紧凑、香气持久、叶底嫩绿匀齐叶片厚实、毫多、口感醇甘、耐泡,以“六绝”闻名。[2][3][4][5]
东汉时期,有僧人在野外采集庐山云雾茶,到东晋时,慧远大师将野生庐山云雾茶移植于寺侧,将其改造为家生茶[a]。在宋代,庐山云雾茶被列为“贡茶”。20世纪50年代,庐山云雾茶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园面积、制茶技术、茶叶贮存技术不断提高。[5]根据GB/T 21003-2007《地理标志产品 庐山云雾茶》中规定,庐山云雾茶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四个级别。[4]庐山云雾茶手工制作工序分为采摘、杀青、抖散、揉捻、初干、搓条、提毫和再干八个步骤。[6]
2013年4月,庐山云雾茶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2005年,庐山云雾茶入选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5]2019年11月15日,庐山云雾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7]

发展历史

庐山种茶,历史悠久。远在汉朝,这里已有茶树种植。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当时庐山梵宫寺院多至300余座,僧侣云集。他们攀危崖,冒飞泉,竞采野茶;在白云深处,劈崖填峪,栽种茶树,采制茶叶。东晋庐山已成为佛教中心之一,据载,当时名僧慧远,在山上居住三十余年,聚集僧徒,讲授佛学,在山中发展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