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门

宋《营造法式》中记载的门
乌头门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门型,常见于私人宅邸、寺庙等院门、大门。它是由两根立柱和一根横木组成的门型,因其立柱顶端常被涂成黑色而得名。乌头门在宋朝时期的《营造法式》中有详细的描述和图样,但实物在宋金时代并不多见。此外,乌头门也被称为棂星门。[1]

历史沿革

乌头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魏时期的《洛阳伽蓝记》。唐代的《唐六典》中提到:“六品以上,仍通用乌头大门。”汉唐时期,五品功名的官员家会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柱子称为阀,右边的称为阅。初唐壁画中展示了乌头门的形制,如敦煌石窟九十八窟壁画中的乌头门,结构简单,主要由两根木柱及一根横木组成。北宋之前的大部分大门都是乌头门的样式,到了明朝时期,宅院和寺庙等大门开始演变成后世所知的院门样式。宋《营造法式》中小木作中有乌头门的做法和图样,但乌头门实例在宋金时代并不多见。潞城市崇道乡贾村宋墓内的南壁券门两侧各砌出一立柱,形似乌头门的冲天柱,上部施黑色乌头,类似乌头门的做法。乌头门也称“棂星门”,《营造法式》卷二“乌头门”条:“《义圳》:‘表褐、阀阅也。’注:褐,音竭,今呼为棂星门。”[2]

形态特征

乌头门是牌楼发育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后世院门的源头,也是汉唐时坊门的源头,以及牌坊演变过程中的一种样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坊门的建造也渐渐考究起来,从颜色到形体结构都精致美观,在造型上也走向艺术化。两根立柱愈加高大,有的高达丈余甚至更高,柱身、柱头都较前精美。柱子上端套一个瓦罐(或称云罐,状如毗卢帽),将柱上端涂上黑漆名曰乌头,实际上是为了柱子能防雨水侵蚀。因此,有地位、有权势的富户都纷纷参照乌头门来为自己建造更显高大、气派的府邸大门。隋唐时期这种乌头门的修建非常盛行。唐朝时期,官方对修造乌头门作过具体规定,《唐会要,舆服》中规定:“……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两架,仍通作乌头大门。”《唐六典》也有明确规定:“六品以上仍通用乌头大门。”这表明作乌头门是有等级区分的,是官宦权贵门第的标志。北宋政府颁布的李诫《营造法式》,对建筑业进行统一管理。其中对乌头门有权威性的解释和详细的规定、介绍和绘制图形。“乌头门其名有三:一日乌头大门,二日表碣,三曰阀阅。今呼为棂星门。……造乌头门之制(俗谓之棂星门),高八尺至二丈二尺……”(如右图所示源于宋李诫《营造法式》):所谓“阀阅”,唐颜师古《汉书注》曰:“古者以积功为阀”,“经历为阅”。说明乌头门有旌表、标榜的含义,所谓表即表柱、华表,说明华表与坊门的结合,一是华表的功能用在坊门上,二是华表的造型和工艺用在坊柱上。这样一来坊门便上升为乌头门的等级,也就形成了高低贵贱的区分。其中的功能内涵也有了实质性的改变,所以修造特别考究,使之可以达到华贵、威严和气派的效果。关于乌头门之名最早出现在北魏杨炫之所撰的《洛阳伽蓝记》中,当时著名的寺庙永宁寺的北门是乌头门,至于乌头门的形象,据现在可考的资料最早在敦煌窟的初唐壁画中可以看到。在宋代碑刻《平江图》(如右图所示)上和《营造法式》图中也可以见到:至宋代以后乌头门这一名称逐渐少用了,改称为“棂星门”。有关棂星门的来源,华夏先祖为尊天神,早有习俗。在西汉初汉高祖祭天地时有所规定,必须先祭灵星,便修建了灵星祠,因灵星又称“天田星”,《星经》[3]记载:“天田九星,在牛东南,主畿内田苗之职。”北宋时期皇家又修建了祭天地的“郊台”,设置了“棂星门”。因门上有窗棂,故称为“棂星门”。由于棂星门外观庄重威严以至神圣,后来在文庙、神庙、佛庙等也常常建造棂星门。这些棂星门的造型基本和《营造法式》中绘制的乌头门造型接近,故而并称为“棂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