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修寺晴丰(1544年3月17日-1603年1月19日),又称《晴丰公记》,是织丰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家传奏。他的职责是负责公武间的联络调整,日记中包含了公武交涉中的秘密事项[1]。此外,由于晴丰的妹妹晴子是皇太子诚仁亲王妃,他的日记也成为了解朝廷内部情况的重要史料。晴丰的最高官职为权大纳言、准大臣、从一位,死后被追赠为内大臣。他的日记最初应称为《晴丰卿记》,但由于他在生前一年晋升为准大臣,以及去世后被追赠为内大臣,因此最终被称为《晴丰公记》[2]。
人物经历
劝修寺晴丰出生于权大纳言第13代当主劝修寺晴秀的家庭,继承了父亲的名字中的“晴”字。他的母亲是粟 屋元子,粟屋元隆的女儿。晴丰有一系列的子女和兄弟姐妹,其中包括劝修寺光丰、甘露寺经远、伊达行源、坊城俊昌、阿部致康、凤林承章、佐久间安政室等。他还有一位著名的妹妹,新上东门院劝修寺晴子,她是诚仁亲王的王妃,同时也是后阳成天皇的母亲。 晴丰的职业生涯中,他曾担任武家传奏,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人有过密切的交流。特别是在石山合战期间,他作为敕使参与了信长与本愿寺之间的和平谈判。他的著作《晴丰公记》详细记录了许多关于信长和本能寺之变的历史事件,被认为是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一级史料。在本能寺之变前夕,晴丰作为敕使前往本能寺向信长表示祝贺。在本能寺之变之后,他记录了二条御所等地的情况,并在山崎之战后保护了明智光秀的女儿。 文献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