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祭

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
《春之祭》(英语:the Rite of Spring,法文:Le Sacre du printemps,俄文:веснасвященная)[1]是美籍俄罗斯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创作的芭蕾舞剧。[2][3]《春之祭》描写了俄罗斯原始部族庆祝春天的祭礼,具有强烈的原始表现主义色彩。百年来,全球已有诸多艺术家演绎了数百个《春之祭》版本。[2]
1910年,斯特拉文斯基萌生了创作这部作品的想法,当时他正在为导演迪亚吉列夫(Diaghilev)和俄罗斯芭蕾舞团创作作品。这位作曲家在创作《派特洛希卡》(Petrushka)时,将这个项目搁置了一年。在创作过程中,考古学家和民俗学家尼古拉·罗里奇(Nikolai Roerich)为斯特拉文斯基提供了历史仪式场景的绘画。[1][4]《春之祭》分为两部分,呈现了俄罗斯原始部族庆祝春天的祭礼——从一群少女中挑选一个牺牲者,她将不停地跳舞,直至死去,被当成祭品,安抚春之神。[5][5]1913年5月29日,《春之祭》在香榭丽舍剧院首次演出,最初的舞蹈是由瓦斯拉夫·尼金斯基(Sergei Diaghilev)设计,舞台设计和服装由尼古拉斯·罗里奇(Nicholas Roerich)设计。[1]在20世纪20年代,莱昂尼德·马辛(Léonide Massine)编舞的版本取代了尼金斯基的原版。马辛的作品是由世界顶级芭蕾舞大师执导的许多创新作品的先驱,这些作品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在20世纪80年代,长期以来被认为丢失的尼金斯基的原版编舞由洛杉矶的乔夫里芭蕾舞团(Joffrey Ballet)重现。[6][1][4]

简介

《春之祭》是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先锋之作,呈现了俄罗斯原始部族庆祝春天的祭礼——从一群少女中挑选一个牺牲者,她将不停地跳舞,直至死去,被当成祭品,安抚春之神。[5]
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春之祭》被英国古典音乐杂志《Classical CD Magazine》评选为对西方音乐历史影响最大的50部作品之首。《春之祭》原本是作为一部交响曲来构思的,后来季亚吉列夫说服了斯特拉文斯基,把它写成了一部芭蕾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