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出版社开始自办发行,之前都是新华书店包销。1987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叫首都图书交易会,名字是临时起的。第二届叫全国图书交易会,只有70多家出版社参与,北京图书订货会是从第三届开始的。[6]1987年,第一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配殿书市上举办。[6]2007年,北京图书订货会设立了出版高层论坛,获得了多方关注。[7]2014年起,根据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不再担任2014北京图书订货会的主管单位,而改由中国出版协会和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管主办。[5]2024年1月11日,2024北京图书订货会在北京开幕,集中展示图书40余万种,展览面积超5万平方米,参展商达720余家。[4] 历史沿革
设立背景
1986年出版社开始自办发行,之前都是新华书店包销。当时出版社都是白手起家,有一段时间大家的理解是错的,以为自办发行就是出版社直接卖书。有些书积压了下来,几个出版社的主任商量了一下,干脆直接去书市。任韬奋基金会副秘书长的黄国荣当时刚刚到出版社工作,1987年的夏天,他和同事搬着桌椅板凳、书架样书,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配殿的书市摆了一个摊位,第一届不叫北京图书订货会,叫首都图书交易会,名字是临时起的。有44家出版社参与,现场有书店直接订货,最终统计订货量是700多万册。第二届叫全国图书交易会,但也只有70多家出版社参与,真正订货是从第三届开始的。此时黄国荣已经成为书市办公室副主任,专门分管订货工作,他有了这样的想法:应该有一个场地让出版社摆展位,不光是为了订货,还要跟中国各地的书店交流,“他当时定位的是出版社是主人,书店是客人,主人邀请客人来订货,要招待大家,要有专门的场所,要住在一起,不能光是订货,要有交流,需要独立起一个名字。后来地址就选在了北京玉泉饭店,那里有800个床位,他们觉得差不多够了,还有个大会议厅,四张桌子一拼就是一个展位,没想到不到三个小时,床位就住满了。出版社很齐 心,大家紧急开会决定把房间腾出来给中国各地来的书店的人住,出版社的人都住会议室的行军床,饭店经理很不错,买了200张行军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