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景王祠

城阳景王祠
位于山东县,是城阳王刘章的祠庙。据《后汉书·光武十王传》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京被封为琅琊王,建都于莒城,“京国中有城阳景王祠”。城阳景王祠的始建时间应在西汉时期

简介

城阳王国第一个王刘章,原为汉高祖刘邦长子刘肥的次子,原封为朱虚侯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大肆诛杀刘氏子孙,重用吕氏吕后死后,刘章亲自斩杀了丞相吕产,立了大功,被汉文帝加封二千户,并于公元前178年被晋封为城阳王,在城阳郡(今山东省莒县、五莲县沂水县沂南县莒南县临沭县费县枣庄市山亭区一带)建立城阳王国,定都于莒(今山东省莒县)。
据《后汉书·光武十王传》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京被封为琅[]王,建都于莒城,“京国中有城阳景王祠”。由此推断,城阳景王祠初建时间应在二世共王(刘喜)元年(公元前176年)。毁坏时间约在宋末元初,历经一千多年。元代于钦《齐乘·古迹》载:“城阳景王庙(在)莒州城内……庙久废。”说明元代还有古庙残迹。下文又云:“州署内有古槐,半体如枯槎,而根叶繁茂,相传是章手植。”刘章手植槐现已不存,原位于城阳镇大果街,城阳景王祠也应在这附近。清代翰林管廷鹗有诗:“宿草牛眠燕将垒,古槐鸦噪景王祠。”也说古槐与景王祠相距较近。

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