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店遗址

1979年发现的夏代早期都邑性遗址
瓦店遗址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79年进行的颍河两岸考古调查时发现的。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火龙乡瓦店村东北,是夏代早期都邑性遗址。[1]先后被纳入“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等重大考古项目。[4]
以地面起建的大型建筑基址和奠基坑为代表的遗迹,以及以精美陶酒器、玉鸟、玉璧、玉铲和大卜骨为代表的遗物,都表明此遗址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规格是很高的。1981年以来,国家和省有关考古研究单位多次对瓦店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一批重要成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作出了贡献。 瓦店遗址共清理出柱洞十一个,灰坑一个,墓葬二处。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还有一些石器。
遗址主要由西北台地和东南台地两部分组成,是目前所知河南境内的大型龙山文化遗址,现存总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遗址主要包含有龙山文化的早、中、晚期遗存,并以晚期遗存为主。[5]瓦店遗址的西北部偏南处发现龙山文化晚期的大型夯土建筑,平面呈“回”字形,面积800多平方米,在夯土建筑上发现用于奠基或祭祀的人牲数十具、动物牺牲数具以及其他大量的与祭祀活动相关的遗迹和遗物。遗物中包括陶列[]、白陶或黑陶(蛋壳陶)或灰陶的成套酒器如[guī]、斝、[]、杯、觚、陶塑人头像和长尾鸟、刻划符号或纹饰(鸟纹、云雷纹、几何纹等)、玉器、大卜骨等。[6]
2006年,瓦店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2022年6月25日,瓦店遗址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揭露出大型祭祀遗迹的全貌,让夏代早期的祭祀情景重现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