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扬是一种手风琴,由欧洲传入中国,俄罗斯人视它为民族乐器,“巴扬”为俄文音译。巴扬具有指法简便、音域宽广、体积小、易掌握等特点,尤其在欧洲非常盛行。[1][2][3]巴扬诞生于19世纪早期,属于键钮 式的全音阶(自然音阶)手风琴,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由全音阶琴发展为半音阶琴,又从传统低音手风琴向自由低音手风琴迈进,现代巴扬琴学名称做“键钮式双系统自由低音手风琴”。[2] 巴扬音域宽广、气息悠长、和声表现力丰富,表现为自由的、悠长的、流畅的节奏和热烈的、舞蹈性的、进行曲性的节奏,重音突出、斩钉截铁、雄浑有力。独奏、重奏是巴扬艺术表演最传统的形式。其演奏的代表性曲目有《喀秋莎》《山楂树》《红莓花开》《隔河相思》《渔夫之歌》《在桥下》等。[1]
乐器产生
这个名字来源于俄罗斯的一位名叫巴扬的演奏家,他当时因为演奏古老的手风琴而闻名。古手风琴经过无数次改良而成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这种键钮式自由低音手风琴,1905年圣彼得堡生产出第一台键钮式手风琴,人们为了纪念他而将这种琴命名为“巴扬”。
联系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