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山又称“鹄鸣山”,是邛崃山脉东麓青城山区的南侧支峰,与道教著名胜地青城山天师洞相距仅三十公里。[4]鹤鸣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世界道教的朝圣地,被称为“道国仙都”、“道教祖庭”。[5]位于四川大邑城西北的灌口镇半边街,距县城14公里,距成都市72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此山海拔约1000余米,属岷山山脉,北依青城山(约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约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70公里。东汉张道陵创道教于鹤鸣山,是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与青城、峨眉、岷山齐名,系著名的宗教圣地、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6][7][1][2] 鹤鸣山总体规模达22.65平方千米,道观现占地65亩。张道陵、张三丰、周义山等道教先祖修炼之山,道家建筑、根祖文化、堪舆文化较为典型,且文化遗存丰富。[2] 鹤鸣山上最早的道观为张道陵祖师所建的上清宫,经历代扩建,到民国时,已拥有上清、天师、紫阳、迎仙、文昌等上百间殿宇。文革中,鹤鸣山道观遭到了严重破坏,鹤鸣山道观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被批准为道教开放点。“中国道教文化节”也在鹤鸣山设立了会场。中国道教协会于2006年8月15日、2008年4月14日在鹤鸣山举行了道教界人士大聚会,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张道陵第六十五代孙张继禹等一大批国内外道教界人士,均一致到这里寻根问祖。[8][3] 名称由来
鹤鸣山之名,最早见于魏志,三国志称鹤鸣山为鹄鸣山(鹄与鹤古通用),系邛峡山脉东麓青城山区的南侧支峰,与青城山天师洞相距仅三十公里。此山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鹤鸣山名称的由来,有三种说法。[9]